4月15日,《工人日報》刊文《白水河特大橋跑出加速度》,探訪貴州省織金縣白水河特大橋這一關鍵性控制性工程的建設進程。隨后中國日報中文網、中工網、中新網貴州、多彩貴州網、天眼新聞等多家媒體相繼關注報道。
白水河特大橋是貴州納晴高速的重點、難點工程,也是架通黔西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。大橋項目的一線職工總能打破一項又一項“不可能”,創造一個又一個新紀錄。具體報道如下:
走進貴州省織金縣雞場鄉納晴5標白水河特大橋的建設現場,機器轟鳴,工人們正在緊張地焊接施工。很快,一座跨越白水河的鋼管拱橋將把兩岸連在一起。兩岸峭壁之上,在一根根鋼索牽拉下,一座鋼管混凝土拱橋已初具雛形……
由貴州黔航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納晴高速公路T5標段承建的白水河特大橋全長826.5米、主拱跨徑340米,是貴州納晴高速(納雍經六枝至晴隆高速公路)的重點、難點工程,也是架通黔西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。日前,記者來到大橋施工現場,探訪這一關鍵性控制性工程的建設進程。
“聞不到一點油漆味道”
2020年5月,白水河特大橋項目開工。剛一開工,項目部就撞上了“緊箍咒”。
“這里地形條件復雜,還位于生態保護區,我們不僅要因地制宜開展創新工作,還要考慮生態環境保護等問題,大大提高了我們的修橋難度?!辟F州黔航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總工辦主任、白水河特大橋現場負責人羅三感慨地說,白水河特大橋處于生態紅線以及黔中樞紐水源準保護區范圍內,橋梁跨越白水河,兩岸為V型地貌,施工環保要求極高。
“在開挖過程中,為了保護生態環境,我們嚴格控制爆破量,防止石頭亂飛,在懸崖兩岸皆設有防護措施。現在,兩岸都看不出挖掘痕跡?!?羅三說,為了避免施工污染,項目部專門組建了環保小組,制定了專項施工方案,嚴格執行當地環保要求。
“修橋過程中,我們非常重視環保問題。首先,橋兩邊的拱座和便道基本做到了零開挖,我們選擇修村里原有的路,不破壞原生態花草樹木。另外,我們還專門為油漆制作了密封車間,在內場將油漆做好,在施工外場只需用刷子刷漆,現場不會有油漆霧化,聞不到一點油漆味道?!鼻焦靖笨偨浝?、總工程師左卿說。
“輪班守了三天兩夜”
除了嚴密的環保政策約束,白水河特大橋為上承式鋼管混凝土變截面桁架拱橋,安全風險大,拱橋拼裝難度較大,細節多,結構較復雜。白水河特大橋項目的鋼結構負責人毛宗宇回憶說,最難忘的就是大橋建設進入澆筑拱座階段。
2021年6月,白水河特大橋的建設進入澆筑拱座階段。拱座是白水河特大橋的重要受力結構,不能出現半點問題,拱座的施工將涉及后續主橋預埋件的施工。兩岸拱座共計大約需要2.5萬方混凝土,分7次澆筑完畢,納雍岸拱座分3次澆筑,晴隆岸分4次澆筑,每次澆筑高度為6米,單次最大澆筑量為3800方混凝土。白水河特大橋第一次拱座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在6月,最后一次在12月,因兩岸進度不一樣,所以整整耗時半年才將所有拱座澆筑完成。
“大體積混凝土要持續澆筑,中途停止時間不能超過混凝土初凝固時間,超過初凝時間會導致混凝土不能結合,所以一般一次澆筑就得花上幾天幾夜?!?羅三回憶說,“當時耗時最多的一次澆筑花了三天兩夜,我們就在那輪班守了三天兩夜。晚上困了在橋上瞇一會就過了。”
職工創新降本增效
作為納雍至晴隆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,大橋項目的一線職工總能打破一項又一項“不可能”,創造一個又一個新紀錄。
白水河特大橋地形條件復雜,施工場地受限,導致纜索吊裝系統、拼裝場布置困難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項目部通過開展職工技術攻關活動,開展白水河特大橋鋼結構設計、加工一體化研究,建立了白水河特大橋BIM模型,不斷優化纜索吊裝系統、拼裝場布置方案,解決了施工圖中的三維碰撞問題,確保了施工安全。
砂石是生產混凝土的必要材料,為了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,項目部通過“項目黨員創新工作會”集思廣益,決定選擇在白水河大橋拱座開挖施工現場安裝移動式制砂機,將挖出的石料變廢為寶,將取之不竭的石山變作搭建橋梁的原料,節約了棄方占地約14畝,節省了資金320萬元。
此外,記者了解到,“左卿勞模創新工作室”還通過技術攻關和技術創新,研究創新了拱座定位骨架、拱肋、鉸座整體定位方法,把預埋精度控制在1毫米以內。先后完成“一種鋼管混凝土拱橋立拼胎架調節結構及其使用方法”“一種纜索吊組合式錨碇結構及其使用方法”兩種新型專利申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