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安全是生產的頭等大事,離開安全,一切都無從談起。”在安全生產意識成為普遍共識的今天尤為“刻骨銘心”。從事安全工作十余年,劉德英內外業兼修,統籌現場安全管理與內業資料編制。在工地的這些年,她也由小劉變成了“英哥”,成為項目部同事眼中的“兄弟”。
“有艱辛、有歡笑、有成功。”作為高速公路建設安全崗位中的一員,劉德英用“無形的責任”形容自身的使命與擔當,用“約束和激勵”詮釋詞義。“時刻把安全掛在心上,不斷提高安全素養和能力,把項目的安全平穩建設、職工的生命安全作為抓好安全工作的最大動力。”
她在內業方面“得心應手”,得到了大家的肯定。“各單位檢查所提出的整改意見,是學習改進的第一手資源。”查缺補漏,不斷優化細化各項安全制度和安全施工方案。利用掌握的知識與經驗,合理有效改變施工環境,努力把最新和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投入到項目建設實踐中來,豐富管理手段,總結管理經驗,使安全管理形成良好循環。“希望能夠用我們特有的方式把安全傳遞到每個施工人員的內心,使得安全、文明、和諧成為現場管理不變的主旋律。”
但安全不能“閉門造車”,內業資料完善的同時,更為重要的是抓好現場。從貴金10標調任六安13標后,劉德英補短板強優勢,跑現場更勤了,頻率更高了,主動請教現場安全管理方式方法,與現場管理人員共同商議解決現場安全問題。為了更好地解決好架橋機高處作業風險,劉德英積極參與研究安全“微創新”技術——“架橋機前支腿保護措施”,“該采用φ12HPB300鋼筋加工成拉環焊接在前支腿橫梁兩側,形成錨固點,拉環安裝D型卸扣,并在其中一端連接K00D型M16索具螺旋扣,鋼絲繩一端連接卸扣,另一端連接索具螺旋扣。”細微的改變,大大提升了安全預防能力,她說,安全就是要在“細處”發力。
深耕現場十余年,劉德英把感性力量注入理性管理,在給現場管理人員進行教育時,劉德英深情講述自身的感受,“在這里工作的每一個人,關系著一個家庭,關系著一個個渴望父愛母愛的孩子,這是我們的責任,也是我們不斷完善工作的動力。我們希望自己是最不起眼的一員,希望自己的手機一直安靜不響,因為那樣就證明現場一切安好,自己又完成了一天的使命。”
安全工作任重而道遠,雖然安全管理沒有100%,但必須拿出100%的努力,不斷前行,堅定不移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。